最新网址:www.586book.com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我盗墓被直播了 > 第三十六章 毫无任何牌面

第三十六章 毫无任何牌面

“从福陵到崇陵,瓶及瓶上的灵芝均用两块石料雕刻,卯榫相接,其间没有变化。再从祭台的结构上看,从福陵到裕陵,祭台均由三块石料构成,即上枋上枭部分为一块石料。束腰部分为一块石料,束腰以下为一块石料。从嘉庆帝的昌陵开始均改为上下两块石料,即束腰、上枭、上枋为一块石料,下枭、下枋、圭角为一块石料。”

“从结构上看,早期陵寝的石五供比较简单,用料单一,到后期比较复杂,所用石料质量也比较讲究。”

“特别提示:”

系统顿了顿,加重语气说道:

“在如今,清陵石五供保存得最完整的当属慕东陵的石五供。”

“你说过”

神仙子忽然冒头。

“哦哦,我说过?”

系统一头黑人问号,费解地挠了挠头,难道自己失忆了?

“继续说”

曹七七开口。

“哦哦”

镜头抵近了一些,绕着石五供与祭台缓慢360度无死角拍摄。

系统一边拍摄一边解说道:

“另外,清皇陵内,石五供的排列顺序也是不一样的”

“从努尔哈赤的福陵到嘉庆帝的昌陵,这10座帝后陵的石五供均是烛台排在最外侧。从道光帝的慕陵(包括昌西陵)直到最后的光绪帝崇陵,后8陵则是花瓶排在最外侧。”

直播间众人错愕。

“这还能不一样?”

“话说,为什么包括昌西陵呢?”

这时候,青青子衿忽然开口:

“因为昌西陵建于咸丰年间”

众人瞬间明悟:

“扫噶,扫迪斯奈”

“了解了解”

“至于为什么排列不同......”

系统思忖一二,犹犹豫豫解释道:

“有一种说法是:古人排列习惯是高者居中,两侧逐次低下。”

“裕陵以前的清皇家陵寝内供奉的石五供,在高度上,花瓶都高于烛台,如孝陵瓶高72厘米,烛台高67.5厘米。景陵瓶高 10.5厘米,烛台高81厘米。泰陵瓶高118厘米,烛台高84厘米。所以,人们习惯把最矮的烛台排在了最外侧”

“从乾隆裕陵起,五供中的花瓶、烛台与实物基本一致。这样,烛台就高于花瓶,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排列顺序,仍把烛台排在最外侧,就会显得高低极其不协调,裕陵就出现了这种情况。裕陵烛台高128厘米,而花瓶却只有110厘米。烛台放在外面就会显得高低起伏十分怪异”

“嘉庆帝在营建昌陵之初,为了避免这种高低不协调的现象,将花瓶的高度增加了11厘米,花瓶实际高为121厘米,将烛台降低了43厘米,烛台实际为85厘米,这种做法使得花瓶与烛台的器具造型受到了一定影响。而在营建慕陵之际,吸取了昌陵的教训,将花瓶和烛台的位置对调了一下,花瓶排在了最外侧,这样既解决了高低不协调的问题,也避免了对五供器型的不良影响。”

“有这种说法吗?”

XXX所所长睡眼惺忪,喝着咖啡强打精神问边上抱着小本本认真做笔记的小同志们询问。

“这个.....不是很清楚,所长,我们需要查查资料”

同志们很为难,大过年大清早被call起来加班。

所长瞟了一眼一侧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与档案,小山一般他看着脑壳都疼。

“这该死的盗墓贼,大过年也不休息没事找事,真特么是有病”

另一头,系统继续说道:

“转回头,说一说,石五供上的雕饰变化”

说着镜头给了石五供一个特写。

“清前期营建的福陵、昭陵、孝陵、景陵、孝东陵、昭西陵、泰陵、泰东陵的花瓶、烛台器身上皆光素,无纹饰雕刻。香炉炉身上也无纹饰雕刻,只有炉顶上刻龙两条、如意云和海水江崖,在三条炉腿上各雕一个狻猊头像。”

“从乾隆的裕陵开始,石五供上首次出现纹饰雕刻,其图案为兽面纹。”

“嘉庆昌陵可能是因仿泰陵遵循祖制而建的原因,其五供表面仍为光素。”

“从道光皇帝的慕陵开始,五供器物表面再次出现纹饰雕刻。慕陵的香炉、花瓶上满雕流云,而烛台仍为光素。”

“而咸丰年间建造的昌西陵、慕东陵只有香炉仿慕陵,亦刻“万福流云”图案,而瓶和烛台则皆为光素。”

“从咸丰的定陵开始,以后各帝、后陵,无论香炉、瓶和烛台皆通体雕刻纹饰,其中以兽面纹为主。瓶和烛台上还加饰一些蕉叶、日、月、阴阳鱼等图案,形成定制并流传下去。”

系统忽然话锋一转:

“不过有一点,不知大家发现没有”

说着系统将镜头对准祭台上枋的花纹:

“清代所有五供祭台的上枋看面皆雕刻缠枝莲花,上下枭刻仰覆莲瓣,束腰刻琬花结带。这些从清初到清末没有变化。”

“而纹饰上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下枋”

Ps:感谢:朴灿烈朴sir、lkjnh、自娱自乐、fairy-of-swo(triple-kill)投的票票,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,谢谢大家,我尽量将昨天的章节补上。

推荐阅读: 逆风三十岁 招梦令 囚鸟2021 我变鼹鼠的这些年 重生之梦回2006 穿书女主不好当 我靠异能种田养家 素衣千金 八零年代大玄医 大乾:八荒战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