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586book.com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大宋那些年 > 第一百一十章 天火余威

第一百一十章 天火余威

王继恩大军在成都城里花天酒地,杀人如谑,作威作福。

淳化五年(994)五月,义军在张余的指挥下,沿长江而下,一路开挂,接连攻克戎州(今四川宜宾)、泸州、渝州(今重庆)、涪州(今四川涪陵)、忠州(今四川忠县)和万州(今四川万县)。

张余义军进攻忠州,知州崔遵度领甲士百余背城而战,义军“逾堞以入”,冲进城内。崔遵度无处躲藏,眼看就要成为俘虏,便投江尽忠,后被部下救起,狼狈逃窜。因守城失利,崔遵度被降为崇阳县令,移鹿邑。

义军围攻开州(今重庆开县),开州监军秦传序“督士卒,昼夜拒战,婴城既久,危蹙日甚”。夜里,不断有官兵偷偷越城而出,向义军投降,秦传序渐渐成了光杆司令。

吴蕴从成都逃出后,投奔了驻守在蜀州(今四川崇州)、邛州的义军将领马太保。同时派何彦惠、何承禄兄弟俩率一支轻骑,火速前往开州,协助张余作战。待稳定川东局势后,能伺机回师西进,再夺成都。

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。秦传序对众将士道:“我为监军,尽死节以守城,是我的职责所在,绝不会苟且偷生!”

城中缺粮,秦传序卖掉家财,买来酒肉犒劳守城将士。士卒们深受感动,纷纷表示要死战到底。

张余带领义军昼夜攻城,秦传序觉得开州恐难保全,他给太宗写了一封上千言的奏章,表明自己“尽力死战,誓不降贼”的决心,用蜡丸封了,派人偷偷出城,送往京师。

随后,将府上的家丁全都带上城楼,拼死守城。不久城破,秦传序投火自焚而死。

秦传序,江宁人(今江苏南京江宁),家暂住荆湖一带,其子秦奭溯流而上,找寻父亲的尸体,到达夔州,船翻,不幸溺水而亡。父死于忠,子死于孝。世人听闻这个消息,都心生感慨。

秦传序父忠子孝,太宗收到秦传序的奏折,“嗟恻久之”,录秦传序次子秦煦为殿直,赏钱十万,以示对忠臣烈士的物质抚恤。

张余每占一地,就在当地开展“均贫富”的运动,此举深得穷苦百姓的拥护。不到半个月,义军兵力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,同时拥有数百艘战船,组成一支力量雄厚的水陆大军。

义军率军马不停蹄,乘胜向夔州(今重庆奉节进军,并分兵进攻施州(今湖北恩施)。

却说宋将曹克明在雅州(今四川雅安)招募了一万多流民百姓,拉起一支队伍,筑起七座山寨,互相呼应,互为犄角,搞了个大包围圈,想让义军有来无回,困死在这里。

为了响应张余的义军,马太保也率军进攻雅州,正中了曹克明的圈套,义军遭到疯狂的屠杀,败回蜀州。曹克明率军出击,几番苦战,义军控制的蜀州、双流寨相继失陷,吴蕴、马太保不得不退守温江安国镇。

◆ 围追堵截

起义军死灰复燃,而且攻城夺寨势如破竹,太宗又坐立不安了,“这还没完了呢!”即令如京使白继赟为峡路都大巡检,率精兵数千入夔门,晨夜兼行,协同王继恩、尹元、雷有终镇压义军。

淳化五年(994)五月下旬,张余起义军列阵西津口,与白继赟所部对决,双方瞬间“矢石如雨”。

《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》载:“继赟入夔州,出贼不意,与巡检使解守颙腹背夹击之,贼众大败,斩首二万级,流骸塞川而下,水为之赤。夺得舟千余艘,甲铠数万计。”

义军正与白继赟战斗正酣,巡检使解守颙率军从侧翼杀出,义军腹背受敌,大败而走。此战,义军阵亡两万多将士,舟船损失千余艘,尸骸阻塞河道,江水都被染红了。

进攻施州的义军,也被施州指挥使黄希逊击败。义军遭受如此重创,形势极其不利,张余只得率军西撤。

六月,张余率义军攻占云安军(今重庆云阳)。

峡路行营宋军在嘉陵江口,大败张罕的两万义军,又在合州西方溪再次击败义军,俘获斩杀无数。

五万义军攻打陵州(今四川仁寿),知州张旦招募百姓,临时组成一支“官军”,守城助战。义军不敌,损失五千人马,败走。

七月,马太保所部义军进攻眉州,知州李简率兵坚守,义军围城一月有余而未能攻克,只好退兵。

淳化五年(994)八月,由于官军长时间在蜀地用兵,西夏和大辽又不断滋扰边境,太宗有些不耐烦了,遂对参知政事赵昌言道:“西川本就是一个国家,太祖平之,讫今三十年矣。”

赵昌言知道太宗的意图,即上前用手指画攻取西川之策,太宗大喜,命其为川陕五十二州招安行营马步军都部署。

赵昌言再三推辞,太宗不准,赐其精良铠甲、宝马及白金五千两,又赐手札数幅,均为讨贼方略,令从王继恩往下,均受赵昌言节度。

赵昌言,字仲谟,汾州孝义(今山西孝义市)人。父亲赵叡,曾任使府从事,太宗任开封尹时,任他为雍丘、太康二县令,后官至安、申观察判官。

赵昌言少有大志,太平兴国三年(978),戊寅科胡旦榜进士第三名。举进士时,由于他文思敏捷而名震考场,以贡部第一的身份参加了廷试。授任将作监丞,通判鄂州,后选任为荆湖转运副使,再知青州。入朝任职方员外郎,主持制诰,参与修撰《文苑英华》。

雍熙二年(985),主持贡举,因有亲属应举,为避嫌辞职,出京任知天雄军。曹彬、米信在歧沟关大败,赵昌言派观察支使郑蒙上疏,请求诛杀曹彬等人,太宗下诏表扬,召赵昌言入京任御史中丞。

太宗在金 明池举行宴会,特地召他参加,宪官侍从皇帝宴会,从赵昌言开始。

赵昌言作事有气魄,为官以威断立名,朝中重臣寇凖等人对他评价很高。淳化四年(993年),为参知政事,力主镇压王小波、李顺起义。

峨眉山僧茂贞,略通法术,深得太宗的宠幸,对太宗道:“昌言鼻折山根,此反相也,不宜委以蜀事。”接着又有人上表说:“赵昌言素负重名,没有儿子,今手握重兵入蜀,恐后难制。”

太宗想了想也对,过了几天,太宗于北苑门召宰相吕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蒙正道:“昨令赵昌言入蜀,朕思之有所未便。且蜀贼小丑,昌言大臣,没有必要叫赵昌言前往。暂且令他驻守凤翔(今陕西凤翔),只派内侍卫绍钦带我手书指挥军事,亦可济也。”

官场历来都是明争暗斗,参知政事赵昌言长相如此,能否胜任成都之事,已经无关紧要,关键是触动了一部分当权派的利益。赵昌言是副宰相,说话做事代表国家,连开国元勋曹彬都敢杀的人,还有什么他不敢干的,那些想为非作歹、贪赃枉法之辈,肯定招架不住。招架不住怎么办?赶紧换人,换个人微言轻的过来,也好让这些人继续地为非作歹,蒙蔽圣听。太宗做事是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某些大师和近臣都这么说了,那你赵昌言肯定面相有问题,有问题只能换人。如果赵昌言长得真的有问题,他还能做到参知政事,富贵至此吗?这就是宋朝的官场。

诏书追到时,赵昌言已到凤州,只得羁留在候馆,等候差事调遣,百余日无所事事。“贼平,改户部侍郎,罢政事,知凤翔府。徙澶、泾、延三州。”

内侍卫绍钦赍手书指挥峡路行营东路军军事,尹元与雷有终、裴庄、大将常思德、杨琼等分路进攻,攻克资、普二州,在云安军重创张余义军,重新恢复了云安军建制。

九月,峡路行营官军在卫绍钦的指挥下,在学射山(今成都市北十八里凤凰山)再败义军,副将杨琼收复蜀州。

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坐镇成都的王继恩觉得,功劳不能都让你卫绍钦抢了。命令曹习加紧出兵,取得安国镇大捷,诛杀统帅马太保,斩首三百余级,吴蕴败走。

峡路行营副将杨琼率军紧接着又收复邛州。杨琼赫赫战功,太宗闻报大喜,下诏嘉奖,并派专使到军中赐封杨琼为单州刺史。

王继恩大军在成都妄作胡为,只派部将王文寿领二千虎翼军,追击张余等义军,王文寿对待部下专横残暴,士兵多有怨恨。

十月的一天晚上,西川行营指挥使张璘,率亲兵闯入营帐,将睡梦中的王文寿砍死。当时光线昏暗,张璘怕杀错了人,用火把照看,确认无误后,率领手下五百官军,投奔义军首领张余。义军和官军合兵一处,声势大振。

太宗闻报,便想下令将反叛官军的家属全部斩杀。

有近臣劝谏道:“陛下切勿滥杀,士卒叛逃,首恶为张璘,若害其家属,必激起叛逃士卒的更大愤慨,从而截断他们归心,应该释放叛逃士卒的家属,并派员去招抚,叛卒见家属无恙,必定反投朝廷,如此,贼人可破矣!”

太宗抚掌称妙,改为安抚为主,并派人到益州宣读赦免圣旨,不久,反叛的官军果然杀了张璘,将首级献与朝廷,叛逃士卒也回归朝廷。

十一月,吴蕴整兵再次攻打眉州,上官正、宿翰领兵出击,义军大败,大蜀宰相吴蕴被俘,英勇就义。

得到吴蕴牺牲的消息,张余心中极为悲愤。宿翰乘胜进攻嘉州,嘉州是义军的政治中心,张余决定立即出兵救援嘉州。行至沱江,得到战报,义军嘉州知州王文操与副将勾重荣勾结,开城投降,把嘉州拱手让给了官军。

推荐阅读: 万相之劫 我的主子太凶猛 名剑英雄传 老婆像花一样 鱼谣 九龙抬棺 开局一群原始人 人在大唐千年,开局抢亲公主 锦城诡秘记 她把反派养歪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