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586book.com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父可敌国 > 最终章 万邦来朝

最终章 万邦来朝

穿越缅北丛林后,地势便渐渐平坦起来,道路好走了,村落城寨也多起来了。

这里就是原先阿瓦王朝的核心区域了,在阿瓦这座昔日的王朝都城中,朱桢接见了外云南各府,各部的土官、土司。

与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后,朱桢又率领他们继续南下,前往勃固。

抵达勃固时已经是九月了。

勃固港里,有朱桢在本土之外建立的第一家大型造船厂。

虽然各方面都还无法跟龙江厂、苏州厂相比,但他从内地分批调来了两千多名熟练的工匠,国子大学代为培养的船政人才也已经就位,赶上内地大厂的水平,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
而且勃固造船厂有一个内地厂无法比拟的优势,那就是可以就近采用缅北森林里的优质木材。而不用像龙江厂那样,把木材万里迢迢运回去才能开工。

这就极大的降低了成本,提高了效率,所以朱桢相信,假以时日这里将取代龙江厂,成为大明最厉害的造船厂!

虽然勃固厂还不是最厉害的造船厂,但已经能造四千料的大宝船了。

朱桢欣然登上了勃固厂造出的第一艘大宝船,只见工匠们把这条船打造的美轮美奂,华贵无比。还不计成本的使用了漂亮的柚木甲板和船壳。柚木既不怕火烧也不怕炮弹,当初都是用来做航母甲板的,在这个年代就更是无敌的代名词了。

这条‘勃固号’,是勃固造船厂的扬名立万之作,也是他们献给朱桢的亲王坐舰。

以后所有这种级别的大宝船,都被称为亲王级了。

朱桢便邀请那些一辈子没出过海的土司土官们,加入了这艘亲王级大宝船的处女航。

巨舰沿着马来半岛缓缓南下,朱桢在船上能看到沐英带着骑兵,沿途跟随。实力深不可测的缅国公,已经平定了整个马来半岛。

随着舰队南下,众土司只见两侧的大陆越来越近,最后形成一条狭窄的海峡。这里就是南洋和西洋之间的咽喉要道——马六甲海峡了。

在海峡的尽头,马来半岛一侧是一个叫淡马锡的大岛,就像咽喉的喉结一样,扼守着马六甲海峡的入口。

淡马锡是大明南洋舰队的驻地,也是朱桢此次旅程的终点。

朱桢乘坐的巨舰靠岸时,迎接他的不光有俞通源,廖定国这些市舶舰队的老兄弟,还有爪哇、马剌加、宾童龙、真腊、暹罗、苏门答剌、龙涎屿、翠兰屿、阿鲁、锡兰、苏禄等三十六个南洋国家和城邦的国王、酋长们。

他们之所以来得这么齐,当然是因为南洋舰队发了帖子,知会他们王爷要来视察,请他们前来一起迎接。

但说实在的,来的人太多,朱桢根本记不全谁来了。但谁没来,他可记得清清楚楚的,

没来的几家,大都是不值一提的小虾米,唯有一个庞然大物,就是对面爪哇岛的满者伯夷国。

在南洋舰队来之前,这个国家算是南洋一霸,当年不接受元朝的招抚,还羞辱过元使。

南洋舰队到来后,他们也一直很不服,几次派兵来攻,都被南洋舰队击退。不过南洋舰队也是初来乍到,立足未稳,暂时只是防守没有还击。

双方这样恶劣的关系,人家国王当然不会来朝拜老六。

朱桢便当众对俞通源下令道:“先阅兵吧,完事儿去灭了他们。”

说得就像到村口买块豆腐那么简单。

~~

阅兵仪式朱桢搞了好多次,但海上阅兵还是头一次,为了向南洋各国以及中南半岛上的土司展示自己的肌肉,朱桢特命三亚舰队也一同参加这次阅兵。

所以淡马锡和巴淡岛之间三十余里宽的海面上,便密密麻麻停满了二十五艘四千料的三层炮舰,五十艘两千料的双层炮舰,以及两百余艘两千料以下的各式战舰,看上去把海峡塞了满满当当。说是樯桅如林、风帆遮天,一点都不夸张。

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,这么多战舰在颠簸的海面上,居然排得整整齐齐,而且还能进行分列式表演。真不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。

除了跟朱桢从外云南过来的那帮土司纯看热闹外,其余大部分国王、酋长,都是从沿海政权来的,自己也有水军,所以更清楚明军舰队的可怕之处!

只见明军的战舰随着一声号炮,迅速全体移动,不到顿饭功夫,便从受检阅模式切换成一个庞大的作战集群!

然后所有战舰一同开火,毫不夸张的千炮齐鸣,惊天动地的炮声中,上千枚炮弹冰雹般砸向靶船集群!

只要眼睛不太近视的,都能看清充当靶船的,是各式各样的南洋战舰,这都是明军在海上剿匪时俘获的海盗船。甚至干脆就是这些国王酋长派出的掠私船。

他们这些小国养不起专业海军,都采用这种半官半匪的合作模式来维护本国在海面上的利益。

但现在他们看到那一轮炮轰之后,所有的靶船全都被呼啸的炮弹撕扯成碎片,只剩下一些断桅破帆碎木还漂浮在海面上。

观者无不骇目惊心,肝胆俱裂。

朱桢告诉他们,臣服大明,永归华夏,则可华夏之!

否则,虽远必诛,勿谓言之不预也。

在朱桢铿锵有力的警告声中,受阅舰队扬帆起航,浩浩荡荡的驶向爪哇岛!

一个月后便带回了满者伯夷国君的首级。朱桢将其传之各国。

自此,南洋之内,皆为明土!

【全书终】

推荐阅读: 异体天王 深渊行者 节令师 神话大汉,冠军兵圣 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 人间第一刀 枭主:覆元 大宋小温侯 人在汉末,种田起家 大唐解签六年,才知是西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