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586book.com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吴卫的彪悍人生 > 第十四章 相亲(2)

第十四章 相亲(2)

“你们也看到了,现在的情况,估计我门说了莹莹也不会听,说得多了,她还会反感。我觉得吧,他们年轻人的事情,我们做老的还是别掺和了,让他们自己解决,你看如何?”

萧烨伟苦涩摇头,轻轻摆了摆手道:“不管最后是小涛还是那小伙子,谁和莹莹走在一起,我都没意见,至于求你帮忙的事,就暂时先放放吧。”

这话说得没毛病,饶是张天泽这位信贷部办公室主任也挑不出任何问题。

如今二十一世纪了,父母包办婚姻的事情本就不多。

像他们这种还算得上见过大场面的人,除非利益巨大,值得一搏。

否则,他也不会去做。

本来还想着用贷款的事儿让对方妥协,可现在,人家干脆自己提出不要贷款了。

特么不按套路出牌,还能怎么办?

他也很无奈啊!

为了儿子,他们该做的都做了,甚至都把这张老脸搁掉了。

现在,成与不成只能靠儿子自己去争取!

光明正大的争,赢了是本事,输了,是自己无能。

“那就这样吧,年轻人的事情,让他们自己搞定。我们都这把年纪了,还瞎操这份闲心干嘛,哈哈,等会咱俩多喝几杯。”

张天泽扫了眼脸色阴沉得几乎要出水的儿子,暗自叹息,把萧烨伟说的话重复了一遍,语气中似乎还带着一丝自嘲。

虽然自己儿子很优秀,但他不得不承认,对手城府要比儿子深得多。

古话说,喜怒不溢于言表,儿子在这方面确实差了不少。

换位思考,如果是他自己选择女婿,他相信,自己也会偏向萧枫。

做父母的,谁不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个好归宿?

两个人偷摸着说完后纷纷坐正了身体,看着四个小辈没关注这边,脸上表露出一副相谈甚欢的模样。

都认为这有些丢脸的事儿做得天衣无缝,殊不知,却被吴卫一字不漏的听了去。

吴卫基因增强了五倍,耳力同样得到大幅度增加后,目前他对这种能力还无法做到操控自如,比如闭屏啥的。

即便不刻意去听,俩人谈话内容还是清清楚楚传入他耳中。

这一刻,他对萧莹莹老爸多了一份尊敬。

从话语中不难分析出来,萧烨伟有很重要的事情求到张家,而张家则趁机提出相亲事宜,其中甚至还有胁迫的味道。

故而,便有了这场相亲宴。

之后二老看到萧莹莹和他的关系超出一般的情侣,有可能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。

为了女儿幸福,这才不得已取消之前和张家的约定。

拿得起,放得下,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性情中人。

可惜,萧莹莹爱男装不爱女装,他们这份期望注定会变成失望,甚至变成绝望。

如同自己老爸变成植物人后,老妈那时的感觉。

“好香啊!”

一股浓郁的菜香味儿把吴卫瞬间拉回了现实。

定睛一看,好家伙,十几个服务员一字儿整齐有序的款款走进房间,把手中的菜轻巧的放在桌上。

不一会儿,宽大的桌面就摆满了,整整十八道菜,每一道菜都色香味俱全,让人垂涎欲滴,食指大动。

特别是那几道海鲜,馋的他口腔分泌物快速渗出,差点溜了出来。

来的路上,吴卫都是强撑着,眼下总算功德圆满,可以大吃一顿了。

萧烨伟夫妇招呼了一声,便陪着张天泽夫妇边吃边聊着,气氛也比之前好了些。

张晓涛这边却是没什么胃口,心里琢磨着怎么才能让吴卫丢脸,选择知难而退。

眼珠转动间,瞥了眼正胡吃海塞的吴卫,眼神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冷意。

他双手拨动着圆桌,笑着道:“小枫啊,来尝尝龙虾,这可是我托人从江苏盱眙特别托运过来的,味道很不错哦。”

“唔,谢谢!”

吴卫也不客气,这边美食还没咽下,那边筷子已经夹了个大龙虾,三下五除二剥了壳,沾上酱汁塞进了嘴里。

一边吃,一边含糊不清的评论着:“味道很正宗,确实是产自江苏盱眙的大虾,莹莹,来,我给你剥一个。”

“嗯嗯,好吃,这个阳澄湖大闸蟹也很不错的哦。”

萧莹莹眉开眼笑,三两下解决完吴卫给她剥好的龙虾,筷子毫不停留的夹了只大闸蟹,掰了根大钳子塞进吴卫嘴里。

“让你吃,让你吃,吃死你得了。”

萧莹莹表面很高兴,心里却是把吴卫骂了个狗血淋头。

没见自己父母和张伯伯他们聊得很嗨吗,你那么胡吃海塞,还有没有点男友觉悟了?

万一二老今天看不上萧枫,执意要她和张晓涛在一起,自己怎么办?

吴卫知道莹莹这是对自己有意见,在故意整他呢。

不过,他现在饿得不行,正拼命添加能量,哪里还会关心其他事儿啊。

也没拆穿莹莹的小动作,一边快速咀嚼着坚硬的钳子,一边笑意满满说道:“嘿嘿,还是莹莹最体贴人了,知道我喜欢钳子连肉一起吃。”

“你特么……”

看着对面俩人你帮我剥壳,我喂你一口的亲密劲儿,这边张晓涛气得想骂娘。

这桌酒席本来就是他用来俘获萧莹莹芳心的,为此,还特意请人空运了最新鲜的江苏盱眙龙虾和阳澄湖大闸蟹。

却没想替他人做了嫁衣,这会儿心情能好才怪。

“你等着,看我今天怎么让你出丑。”

推荐阅读: 神豪俗人记 诸天之道叩洪荒 冥河传承 提莫是我哥 第三个人格 奇迹MU之冰风谷的哀歌 无敌开宝箱系统 LCK之职业女选手 惊惧玩笑 混在东汉末